当期目录

    2025年 第6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5-03-20
    信息化管理专题
    基于信息交互需求的护理会诊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黄婵, 池艳宇, 闵玉娣, 曹培叶, 刘君, 郑镕昕, 张海燕
    2025, 60(6):  645-651.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01
    摘要 ( 948 )   HTML ( 2 )   下载PDF (3.5¥) (1219KB) ( 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信息交互需求,开发护理会诊信息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系统研发团队,分析护理会诊流程及信息交互需求,设计信息化流程、内容模块及信息交互界面,开发护理会诊信息系统。该系统于2024年1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正式应用,通过比较信息系统应用后(2024年1月—3月)与应用前(2023年8月—10月)的住院患者护理会诊比例、护理会诊完成时间、护理会诊记录质量评分、护理会诊双向评价完成率及满意率来评价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会诊信息系统包括会诊申请及应答2个平台。其中,会诊应答平台包括会诊指派、会诊接收、会诊签到、会诊记录、会诊评价、数据统计及会诊管理7个模块,可与医院信息系统、护理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等多系统交互。信息系统应用后,住院患者护理会诊比例由系统应用前的1.27%提高至1.47%(P=0.019);护理会诊完成时间由系统应用前的351(225,421) min缩短至310(156,402) min(P<0.001),其中静脉治疗、血液净化、糖尿病护理3个专业组的护理会诊完成时间与系统应用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会诊记录质量评分由系统应用前的90.5(82.0,100)分提升至95.5(92.0,100)分(P<0.001);护理会诊双向评价完成率由系统应用前的21.6%升高至78.4%(P<0.001)。信息系统应用前后,护理会诊双向评价满意率均为100%。结论 该研究基于信息交互需求开发了护理会诊信息系统。应用该系统可促进住院患者护理会诊的开展、缩短护理会诊完成时间、提高护理会诊记录质量及双向评价完成率,并实现护理会诊质量实时管理。

    专科护士培训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田君叶, 张霞, 苏莉, 孙路路, 赵瑾, 丁炎明
    2025, 60(6):  652-658.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02
    摘要 ( 567 )   HTML ( 3 )   下载PDF (3.5¥) (1039KB) ( 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设计、开发并应用专科护士培训信息管理平台,以提升培训管理效能,提高培训质量。方法 组建平台建设团队,结合专科护士培训管理全流程及各类用户的需求,搭建平台架构,开发功能模块。平台于2020年正式应用,收集2020年—2023年平台使用情况,以及2023年不同层面专科护士培训管理者、学员的平台使用满意度,以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 专科护士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包括学会、专业委员会、医院、教学基地、学员5个端口,以及专科护士、授课专家、教学基地、带教师资4个信息库,可实现学员管理、项目管理、基地管理、评价管理为一体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2020年—2023年平台各类用户数量呈明显增长趋势,2023年已在28个专科护士培训项目中应用,其中教学基地管理者的使用频次最高。专业委员会、医院护理部、教学基地管理者的平台使用满意度分别为(83.67±7.75)(82.69±8.08)(84.69±7.75)分;8 704名学员的平台使用满意度为(33.07±3.01)分。结论 专科护士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功能齐全,各类用户的使用满意度较高。使用该平台有助于提升培训管理效能、提高培训质量。

    护士主导的智能化医疗废物暂存设备的研发及实用性评价
    江燕, 谭莉, 邹明君, 冉懋君, 李文苑, 马佳钦
    2025, 60(6):  659-665.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03
    摘要 ( 588 )   HTML ( 3 )   下载PDF (3.5¥) (1337KB) ( 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护士主导下,研发智能化医疗废物暂存设备,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旨在优化医疗废物回收流程,节省人力资源。方法 组建研发团队,对传统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发智能化医疗废物暂存设备,该设备具有分类投放、权限扫描、扫码识别、智能称重、满溢报警、臭氧消毒等功能。2023年1月19日—2月20日,于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门诊7~9楼的医疗废物暂存间放置智能化医疗废物暂存设备,为试验组;门诊4、5楼放置传统医疗废物暂存桶,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医疗废物日常处置指标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指标。结果 应用智能化医疗废物暂存设备后,医疗废物的消毒率由5.00%上升至100%,满溢率由42.52%下降至0,交接耗时由(4.98±2.21) min下降至(1.07±0.35) min,交接规范率由15.83%上升至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桶内壁菌落合格率由53.33%上升至6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智能化医疗废物暂存设备的应用,提升了医疗废物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同时,在改善存储环境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保障医院环境卫生及患者安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注册登记平台的构建
    高川, 谢韵漪, 陈阳, 张雨萌, 张宇扬, 苏雅静, 蔡文清, 李庆印
    2025, 60(6):  666-670.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04
    摘要 ( 451 )   HTML ( 0 )   下载PDF (2.5¥) (948KB) ( 1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护理注册登记平台,为后续开展PCI护理真实世界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2023年4月—12月,课题组基于文献回顾和专家讨论,依据注册登记研究相关标准,建立变量列表和数据字典,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网页的PCI护理注册登记平台。结果 共筛选191个变量,每个变量均按照变量名称、变量代码、变量定义、变量类型、变量取值范围、数据来源和资料收集节点制订对应的数据字典。注册登记平台设置了三级账号权限,可以实现不同的数据管理权限,数据填报后经逐层审核方可保存。平台同时具备自动数据查验功能,减少数据填报错误,提升数据质量。结论 构建的PCI护理注册登记平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专业特色,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未来可进一步优化平台内容及功能。

    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张聚, 魏丽丽, 辛晨, 王静, 韩艳, 杨岩岩, 孙梦竹
    2025, 60(6):  671-67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05
    摘要 ( 677 )   HTML ( 0 )   下载PDF (3.0¥) (950KB) ( 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IVR)技术及不同观看内容在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10月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择期手术的180例全身麻醉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间,将2023年5月—7月手术的60例患儿纳入全景视频宣教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沉浸式观看全景手术宣教视频;将2023年8月—10月手术的60例患儿纳入虚拟影院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沉浸式观看动画片;将2023年2月—4月手术的60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使用简化版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麻醉诱导配合度分级方法和儿童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收集资料,比较3组术前焦虑水平、麻醉诱导配合度和苏醒期躁动度。结果 3组术前焦虑水平、麻醉诱导配合度和苏醒期躁动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全景视频宣教组、虚拟影院组的术前焦虑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全景视频宣教组、虚拟影院组的麻醉诱导配合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全景视频宣教组苏醒期躁动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使用IVR技术观看全景手术宣教视频、动画片均有助于改善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儿的术前焦虑水平、麻醉诱导配合度,但在改善苏醒期躁动度方面,全景手术宣教视频的干预效果更佳。

    1例特重度烧伤患儿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远程护理
    韩文文, 胡春霞, 张凯, 隋伟静, 黄美丽, 潘红英, 宫晓艳, 庄一渝
    2025, 60(6):  677-679.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06
    摘要 ( 490 )   HTML ( 3 )   下载PDF (1.5¥) (84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结1例特重度烧伤患儿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远程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成立远程管理小组,加强多学科协作;开展远程护理查房,实时指导临床护理实践;远程指导PICC穿刺,进行精细化液体管理;远程评估病房环境,指导消毒隔离措施;采用综合管理措施,缓解患儿疼痛。经精心的治疗与护理,23 d后患儿病情平稳,因植皮治疗需求转专科医院。

    专科护理实践与研究
    新生儿居家皮肤护理指导方案的构建及初步应用研究
    杨童玲, 陈玉莹, 万凡, 窦亚兰, 胡晓静
    2025, 60(6):  680-687.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07
    摘要 ( 467 )   HTML ( 2 )   下载PDF (4.0¥) (1266KB) ( 1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新生儿居家皮肤护理指导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降低其皮肤问题的发生风险。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经质量评价、证据整合、研究小组讨论后,拟订方案初稿,并通过2轮专家函询对内容进行修订,确定方案终稿。初步应用时,便利选取2024年8月1日—15日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产科分娩的20名健康新生儿及其父母作为试验组,以微信平台为载体,基于方案内容,对父母进行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导。选取2024年7月1日—15日在该医院分娩的20名健康新生儿及其父母作为对照组,对父母进行新生儿常规皮肤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新生儿1月龄时尿布皮炎及湿疹的发生率。结果 共邀请19个省(区、市)30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3名专家进行函询。2轮专家函询中,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78、0.83;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88、0.142(均P<0.001)。最终形成的新生儿居家皮肤护理指导方案包含新生儿护理用品的选择、新生儿沐浴、新生儿尿布皮炎的预防等6项一级条目,41项二级条目。初步应用结果显示,试验组尿布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两组湿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1)。结论 构建的新生儿居家皮肤护理指导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及可行性,应用该方案有助于降低新生儿1月龄时尿布皮炎发生率,但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其应用效果。

    角膜溃疡患者互联网+精准症状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雷丹, 卞薇, 王宗华, 苏君, 万君丽, 王露
    2025, 60(6):  688-695.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08
    摘要 ( 309 )   HTML ( 0 )   下载PDF (4.0¥) (1234KB) ( 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角膜溃疡患者互联网+精准症状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干预小组,构建角膜溃疡患者互联网+精准症状管理方案,选取2023年7月—12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20例角膜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试验组实施角膜溃疡患者互联网+精准症状管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住院期间每天1次及出院后每周2次进行症状评估,在入院当天和出院后4周进行视力、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评估。结果 共112例患者完成了该研究,其中试验组54例,对照组58例。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4周内,试验组报告的症状阈值事件低于对照组(P=0.031,P=0.027),且试验组在出院后第4周的视力、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精准症状管理方案可缓解患者的症状体验,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

    基于阶段变化理论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运动依从体验的质性研究
    张中宁, 沈傲梅, 漆维方, 李欣, 郑瑞双, 强万敏, 王静
    2025, 60(6):  696-702.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09
    摘要 ( 447 )   HTML ( 0 )   下载PDF (3.5¥) (1132KB) ( 1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对运动依从性的真实想法和体验,旨在为进行针对性干预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1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就诊的24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6个亚主题:运动获益感(身体获益感、心理愉悦感),运动依从性的阻碍与促进因素(阻碍因素、促进因素),运动行为改变的支持性需求(专业支持与指导、情感支持与陪伴)。结论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运动依从性较好,获益较多,医护人员应重视其运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行为改变的支持性需求和运动体验,制订针对性运动康复方案,满足患者需求,以提升患者的运动依从性。

    肺移植患者骨代谢异常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启示
    王衍蝶, 曾妃, 梁江淑渊, 顾培培
    2025, 60(6):  703-709.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10
    摘要 ( 331 )   HTML ( 0 )   下载PDF (3.5¥) (1012KB) ( 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肺移植后患者骨代谢异常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8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肺移植中心125例肺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移植前后骨密度变化趋势,术后骨密度与国内同龄人群骨密度常模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使用单因素分析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肺移植后骨代谢异常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肺移植后骨代谢异常发生率为62.4%,其中,低骨量、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分别为36.8%、25.6%;股骨颈、左侧髋关节骨密度较移植前呈下降趋势(P<0.001);且男性与女性患者骨密度均低于国内同龄人群骨密度常模(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骨量正常组为对照,移植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是肺移植后低骨量的影响因素(OR值为0.957,95%CI为0.928~0.987);女性以及移植前低体重、肥胖、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 percentage,FEV1/FV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是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7.181、7.521、15.465、0.960、0.964,95%CI分别为1.287~40.061、2.039~27.738、1.158~206.586、0.937~0.983、0.930~0.999。结论 肺移植后患者骨代谢异常现象较为普遍,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女性、移植前低体重、肥胖、FEV1/FVC降低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偏低的患者,及时采取个性化、多学科干预措施,延缓患者术后骨质流失速率,降低骨代谢异常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再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唐楠, 高远, 苏清清, 宋咪, 邱晨, 邵梦琪
    2025, 60(6):  710-71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11
    摘要 ( 489 )   HTML ( 0 )   下载PDF (3.5¥) (986KB) ( 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骨折影响因素,为完善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管理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9月—12月选取31个省(区、市)594所医院的14 34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骨折临床特征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明确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及性别差异。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1 36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9.20%。性别、年龄、退休前职业状态、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骨质疏松家族史、合并骨关节疾病/风湿病/眼病、骨密度、骨折风险等级、首次骨折原因及部位、是否使用助行器和接受居家康复指导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骨折发生有关。性别比较发现,丧偶、骨质疏松家族史、合并风湿病、椎体骨折、饮酒、跌倒或无诱因引发骨折、文化程度、居家康复指导仅与女性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骨折风险相关(P<0.05)。吸烟仅与男性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骨折风险相关(P<0.05)。结论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骨折受多种因素影响,性别差异显著,在防控与干预中应加强重点人群监测。

    血液肿瘤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与恐惧疾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刘雪华, 王建虹, 杨丽红, 刘佳丽, 乔艳萍, 李晓燕
    2025, 60(6):  717-722.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12
    摘要 ( 365 )   HTML ( 0 )   下载PDF (3.0¥) (846KB) ( 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探究血液肿瘤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对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0月—2024年1月选取在山东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40例血液肿瘤患者及其配偶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和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进行调查,应用AMOS 24.0软件构建二元应对对恐惧疾病进展的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 共发放28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72份,其中患者及其配偶各13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14%。血液肿瘤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得分分别为(129.50±20.58)、(132.71±15.70)分,恐惧疾病进展得分分别为(31.71±3.13)、(29.01±3.05)分。主体效应方面,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水平均可预测自身的恐惧疾病进展程度,均呈负相关(β1=-0.52,β2=-0.41;P<0.001);客体效应方面,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程度受配偶的二元应对水平影响,呈负相关(β=-0.19,P<0.001)。结论 血液肿瘤患者及其配偶的恐惧疾病进展与两者二元应对水平存在交互影响,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血液肿瘤患者及其配偶的恐惧疾病进展的评估,积极探索以二元应对为视角的干预方案,有效降低双方恐惧疾病进展的程度。

    HIV感染者继发口咽念珠菌病风险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孙丹萍, 王华芬, 黄莺, 邵丽芳, 鲁慧琴, 詹晓琴
    2025, 60(6):  723-728.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13
    摘要 ( 228 )   HTML ( 0 )   下载PDF (3.0¥) (990KB) ( 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编制HIV感染者继发口咽念珠菌病风险评估量表并验证其信效度。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形成量表初稿,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月杭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231例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检测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该量表包含一般因素、HIV相关因素和口腔相关因素3个维度,12个一级条目和21个二级条目。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3,内容效度指数为0.98,各维度的相关性为0.574~0.733(P<0.05)。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量表模型适配度各检验量均在可接受范围,模型拟合良好。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确定量表的临界值为30.5分,该曲线下面积为0.90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62和0.697。结论 HIV感染者继发口咽念珠菌病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口咽念珠菌病风险有效识别和预测的辅助工具。

    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发展
    国内长期照护护理队伍建设现行政策分析
    朱雨涵, 李文佳, 祝雪花
    2025, 60(6):  729-735.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14
    摘要 ( 247 )   HTML ( 1 )   下载PDF (3.5¥) (1097KB) ( 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008年1月—2024年6月国内长期照护护理队伍建设现行政策,分析现行政策工具的偏好方向与结构比例,以期为后续政策的制订及体系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McDonnell & Elmore政策工具与队伍建设要素构建二维分析框架,对国内长期照护护理队伍建设相关政策进行编码整理与量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3篇政策文件,对355条政策进行分析整理。政策工具类型维度中命令性工具、激励性工具、能力建设工具、权威重组工具、劝告工具所占比例分别为48.45%、11.55%、5.35%、11.27%、23.38%。队伍建设要素维度中岗位管理、教育培训、权利保障、任职聘用、专业发展所占比例分别为27.04%、22.25%、11.27%、10.70%和28.73%。结论 目前国内长期照护背景下涉及护理队伍建设的政策工具存在应用不均衡、条目多为目标规划的情况,建议不断优化各类政策工具比例关系,切实保障政策细节的落实。长期照护护理队伍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护理人员权利保障有待增强,应制订具体可行、特色化且有针对性的策略。

    护士循证决策能力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魏永婷, 田书梅, 杨娇, 余良欢, 倪福, 范雨晴, 肖瑶, 席祖洋, 沙菊艳, 刘聪
    2025, 60(6):  736-742.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15
    摘要 ( 346 )   HTML ( 0 )   下载PDF (3.5¥) (1069KB) ( 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汉化护士循证决策能力量表并检验其在国内护士群体中的信效度。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使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原量表进行直译、回译、跨文化调适、预调查及认知性访谈,最终形成中文版护士循证决策能力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4月,选取北京市、湖北省、湖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 247名护士进行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02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28%。中文版护士循证决策能力量表包括知识技能、信念、行为3个维度,共25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725%,量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0~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8,效标关联效度为0.496,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92,分半信度为0.930,重测信度为0.927。结论 中文版护士循证决策能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和实用性,可用于评估国内护士的循证决策能力,为推动循证护理实践及循证决策提供依据。

    疑难重症护理
    3例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致严重毒性反应的解救与护理
    张小媛, 鲁惠峰, 俞娜, 鄢雨英, 汪瑜, 谢黎
    2025, 60(6):  743-747.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16
    摘要 ( 220 )   HTML ( 0 )   下载PDF (2.5¥) (113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结3例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致严重毒性反应的解救和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加强病情观察,尽早识别小剂量甲氨蝶呤严重毒性反应;组建多学科医护团队,制订个体化解救方案;快速启动解救治疗,实施目标导向液体管理,促进药物排泄;加强保护性隔离集束化护理,实施精细化安全管理,积极预防感染及自发性出血;加强皮肤黏膜毒性症状护理,促进皮肤黏膜愈合;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加强受损器官功能保护。经过紧急的解救和精准护理,3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度羊水过多患者剖宫产术中并发大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
    冯佳园, 田贺峰, 赵桂君, 李亭
    2025, 60(6):  748-752.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17
    摘要 ( 373 )   HTML ( 1 )   下载PDF (2.5¥) (858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结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伴重度羊水过多患者剖宫产术中并发大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护理要点:①术前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共同拟订系统化术中应急预案;②启动术中应急预案,全力配合实施抢救;优化血液管理流程,维持血液循环系统稳定;实施多元化护理方案,最小化手术部位感染风险;优化早产儿窒息抢救流程,确保呼吸循环稳定;③强化术后血栓及出血风险的预警与管理;加强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风险预防与监测管理;应用“5G+虚拟现实远程探视服务系统”,增强情感支持。经过多学科联合救治及精细化护理,患者术后7 d出院,术后2个月随访,母婴恢复良好。

    1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再次肾移植的护理
    王玉霞, 陈晓飞, 姚媛媛, 宋诞, 黄浩杰
    2025, 60(6):  753-75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18
    摘要 ( 250 )   HTML ( 5 )   下载PDF (2.0¥) (71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结1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再次肾移植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尽早识别原发病复发,快速启动应急处置;实施精准管理,稳定环孢素浓度;优化体外抗凝方案,警惕出血与凝血;规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警惕不良反应;落实全程感染防控,预防术后感染;实施全程心理疏导,缓解负性情绪。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顺利出院。随访2个月,恢复良好。

    综述
    眼动追踪在ICU言语不能患者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黄真真, 隋伟静, 董婧, 张君如, 张楚楚, 周泓廷, 张佳宇, 张娜, 庄一渝
    2025, 60(6):  757-76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19
    摘要 ( 433 )   HTML ( 2 )   下载PDF (3.5¥) (1029KB) ( 1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眼动追踪在ICU言语不能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范围综述,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范围综述框架,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0月29日。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4篇前瞻性队列研究、4篇类实验研究、3篇前瞻性观察性研究、1篇随机对照试验。眼动追踪在ICU中的应用人群主要包括机械通气、谵妄高风险、脊髓损伤患者等。眼动追踪系统集成设备类型主要包括头戴式、固定式;眼动追踪指征涉及注视、眨眼等;功能包括范式化评估、自由沟通以及眼动模型识别;主要结局指标为研究的可行性、躯体症状及社会心理状态。结论 眼动追踪适用于特定的ICU言语不能患者,并在患者的基本需求表达、症状自我评估及社会心理状态改善方面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音乐干预在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李海娇, 魏栋帅, 王锐炎, 刘荣勋, 张超峰, 贾杰, 位彦鸽
    2025, 60(6):  764-768.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5.06.020
    摘要 ( 580 )   HTML ( 2 )   下载PDF (2.5¥) (73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音乐干预是一种集音乐、医学、心理于一体的新型康复护理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易推广等优点,在缓解精神疾病症状、稳定情绪以及改善睡眠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被逐渐应用于精神疾病领域。该文对音乐干预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期为音乐干预在精神疾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