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0年 第55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0-10-15
    论著
    综合运动训练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和躯体功能的影响
    张爽,陈影,孙娜雅,姜宗良,杜瑾,宋安妮,张伟宏
    2020, 55(10):  1445-1451.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01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3.5¥) (105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综合运动训练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及躯体功能的影响。 方法 2019年6月—10月,选择符合标准的94例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衰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居住地分组法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12周的综合运动训练(热身训练、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平衡训练、伸展训练),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护理。采用简易机体功能评估、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握力、步速、空腹血糖等指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Tilburg衰弱量表总分、躯体衰弱维度得分、心理衰弱维度得分、空腹血糖均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照组(P<0.05),简易机体功能评估各项得分及总分、握力、步速均高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0.05),试验组Tilburg衰弱量表中社会衰弱维度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衰弱的患者进行综合运动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衰弱状态和血糖水平,提高其躯体功能。

    结肠镜检查等待时间对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研究
    杨文博,李红,何利平
    2020, 55(10):  1452-1457.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02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3.0¥) (91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评价肠道准备完成至结肠镜检查开始的间隔时间对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9年4月—9月在福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门诊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与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筛选对肠道准备质量影响显著的因素(P<0.10),应用倾向值匹配分析法消除混杂因素后,对比间隔时间(2,3] h、(3,4] h、(4,5] h、(5,6] h、(6,7] h、(7,8] h、(8,∞) h组的肠道准备质量差异。 结果 共有401例患者纳入研究,经匹配新生成316组样本数据,并检验证实已排除混杂因素影响。方差分析得出:不同间隔时间组之间的肠道准备质量存在差异,间隔(2,3] h肠道准备质量显著优于(4,5] h、(6,7] h,间隔(3,4] h肠道准备质量显著优于(6,7] h,(2,3] h与(3,4] h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4,5] h、(6,7] h、(7,8] h、(8,∞) h任意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肠道准备完成至开始结肠镜检查间隔时间在2~4 h内,肠道准备质量可以保持在最佳清洁状态。

    骨科护理专题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渐进式平衡训练方案的制订与应用
    谷斌,陈绪娜,张千坤,张丽娟,马茜,俞红,陈咏真,骆丽
    2020, 55(10):  1458-1464.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03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3.5¥) (126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制订渐进式平衡训练方案,并探讨其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早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通过循证检索、院内修订、预试验等环节,制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渐进式平衡训练方案。便利抽取2019年1月—8月入住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伤科,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5例,依据床位安排分为试验组36例,对照组29例。试验组在常规锻炼的基础上给予渐进式平衡训练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方案。使用Berg平衡量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中文版跌倒效能量表测量并比较两组干预前,术后1周、2周、4周、8周的康复效果。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组间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 645.43,F交互=73.51,F组间=761.72;F时间=4 289.34,F交互=72.83,F组间=231.43,均P<0.05)。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术后4周、8周的中文版跌倒效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09,P<0.001;Z=-2.65,P<0.01)。 结论 渐进式平衡训练方案可加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早期平衡能力、行走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跌倒效能,改善患者害怕跌倒的心理。

    腰椎术后患者疼痛管理智能化方案的制订及应用
    徐慧萍,赵辉,李东哲,关丽娜,梅展展,张春霖,刘延锦
    2020, 55(10):  1465-1469.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04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2.5¥) (87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制订腰椎术后患者疼痛管理智能化方案并探讨其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便利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脊柱病区腰椎术后患者,其中2018年5月—2019年2月115例为试验组,成立多学科协作团队,依托骨科远程辅助诊断智能机器人及自控镇痛电子泵,实施疼痛管理智能化方案;2017年12月—2018年3月120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疼痛管理及康复的相关指标。 结果 试验组护士疼痛评估时间、患者疼痛控制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最严重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镇痛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腰椎术后患者疼痛管理智能化可提高疼痛管理的效率,改善患者疼痛结局,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行为演变的质性研究
    单亚维,陈维佳,金丽娟,陈茹,林汝佳
    2020, 55(10):  1470-1475.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05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3.0¥) (105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行为演变过程与始动因素。 方法 以自我损耗理论为框架,于2019年6月—8月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骨科专科医院1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进行主题分析与理论框架构建。 结果 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程中,引起患者不良康复行为的始动因素包括症状困扰、健康知识与社会支持缺乏、负性事件和手术应激。在始动因素诱发下,患者出现认知、情绪、注意及社会互动控制受损,继发冲动决策、消极情绪、意志减退与人际失谐,最终导致不良康复行为。 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不良康复行为是多因素持续消耗心理能量、引发自我损耗的结果。在认知、情绪、注意及社会互动控制层面进行干预,可促进术后患者建立有效康复行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抗阻训练的最佳证据总结
    王恬,刘晓宇,陆海英,单亚维,陈维佳,金丽娟
    2020, 55(10):  1476-148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06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4.0¥) (123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索、获取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抗阻训练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英国国家医疗保健优化研究所指南库、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新西兰指南协作组网站、Cochrane Library、PubMed、EBSCO、荷兰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骨科相关网站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抗阻训练的相关证据,包括指南、最佳实践、临床决策、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及相关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2009年1月1日—2020年4月20日。由3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证据。结果 共纳入文献20篇,包括指南2篇、临床决策1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6篇、系统评价7篇、专家共识2篇、病例对照研究1篇、队列研究1篇。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围绕抗阻训练的评估、时间、强度、方式、地点、方案、不良反应及监测8个方面,共汇总13条最佳证据。 结论 总结的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抗阻训练的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共管照护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梁小芹,鲁雪梅,刘均娥,彭贵凌,贾云洋,杨明辉
    2020, 55(10):  1484-1489.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07
    摘要 ( )   下载PDF (3.0¥) (7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深,老年髋部骨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差,国际脆性骨折联盟呼吁通过多学科协作改善患者功能结局。共管照护模式,即骨科-老年科医师共同管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是国际上一种有效的老年髋部骨折照护模式。该文围绕共管照护模式的概念、产生和发展、护士在共管照护模式中的角色、模式类型、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国内医疗机构有效实施本土化的共管照护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专题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血糖变化规律与护理对策
    范婷婷,冯素文,金颖,陈丹青
    2020, 55(10):  1490-149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08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3.5¥) (98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 diabetes mellitus,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母婴同室期间血糖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9月入住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妇产科医院的884对GDM产妇的一般资料及分娩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和出生后3 h、6 h、12 h、24 h的血糖值,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出生后3 h、6 h发生低血糖各4例(0.45%),12 h、24 h无低血糖发生;3 h、6 h、12 h、24 h发生临界低血糖(不包含重复发生者)各30例(3.39%)、19例(2.17%)、7例(0.81%)和7例(0.81%)。产妇分娩方式(OR=3.834)、泌乳量(OR=7.006)及新生儿性别(OR=4.014)是新生儿出生后3 h发生临界低血糖的影响因素(P<0.05);产妇泌乳量是各时点发生临界低血糖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24 h低血糖、临界低血糖的发生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多种因素影响新生儿各时间点血糖的变化,择期剖宫产、母乳不足和男性新生儿是新生儿出生后3 h发生临界低血糖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母婴同室期间应进行分层、针对性的血糖观察和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血糖管理审查指标的制订及障碍因素分析
    程湘玮,王培红,屠凤鸣,周英凤,喻姣花,张纹,王焕焕,罗丽波,鄢红玉
    2020, 55(10):  1497-1502.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09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3.0¥) (92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全面评估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血糖管理的临床现状,制订循证护理审查指标,分析障碍及促进因素。 方法 以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框架,确定临床护理问题,进行文献检索、评价并汇总证据,制订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根据基线审查结果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制订对策。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条最佳证据,制订14条审查指标,其中仅2条指标依从率为100%,对审查结果逐条分析后得出主要障碍因素为系统层面流程制度缺乏、护士低血糖相关培训不足、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低血糖认知不够等,主要促进因素为领导力强、多团队协作等。实施相应对策后,14条审查指标依从率均>90%,其中10条为100%。结论 科学、全面评估实践中的障碍与促进因素,并给予相应的对策,可以有效促进证据在临床中的应用。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相关焦虑的潜在类别分析
    张贤贤,张利霞,贾智慧,张博雅
    2020, 55(10):  1503-1508.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10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3.0¥) (116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相关焦虑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类别孕妇的特征差异。方法 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便利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的17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妊娠相关焦虑量表、易感性人格类型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相关焦虑分为2个潜在类别:焦虑高发组(59.0%)和低焦虑-担心胎儿组(4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OR=6.799)、既往有不良妊娠史(OR=4.276)、易感性人格(OR=5.999)是妊娠相关焦虑高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心理弹性得分是妊娠相关焦虑高发的保护因素(OR=0.940,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相关焦虑有明显的分类特征,高学历、不良妊娠史及易感性人格的孕妇焦虑高发,应多关注该类别孕妇;高心理弹性是妊娠相关焦虑的保护因素,应注重挖掘孕妇的心理弹性,减轻其心理应激,缓解孕妇妊娠相关焦虑。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评价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张霞,张鑫,万晶晶
    2020, 55(10):  1509-151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11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2.5¥) (81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评价量表并检测其信效度,为医护人员对该群体的健康教育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及健康赋权理论,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文献回顾及2轮专家咨询形成初始量表;2018年11月—2019年3月便利选取22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调查,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 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评价量表包括自我管理意识、孕期管理、血糖管理、资源利用4个维度,共32个条目,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9,折半信度为0.780,重测信度为0.903(P<0.05),内容效度指数为0.927,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5.636%。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评价量表可信度高,可作为医护人员评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水平的工具。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运动方案的最佳证据总结
    刘婷,谭小雪,徐娜飞,米元元,陈燕萍,徐敏
    2020, 55(10):  1514-1519.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12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3.0¥) (94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索、评价和整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运动方案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美国糖尿病协会网站、中国医脉通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指南网以及专业协会网站关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运动方案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推荐实践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5月。采用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 结果 共纳入文献16篇,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运动方案适用人群、运动获益、运动风险、运动评估、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注意事项8个方面汇总31条最佳证据。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适度运动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护士可以通过应用最佳证据指导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合理运动,提高护理干预的科学性。

    标准与规范
    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护理实践专家共识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科护理联盟小儿呼吸(哮喘)学组, 执笔:王紫娟, 刘玉琳, 刘恩梅
    2020, 55(10):  1520-1520.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13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0.5¥) (8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制订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护理实践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为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形成临床问题,采用名义群组法对问题进行投票,确定8个重要临床问题。通过共识会议法对8个重要临床问题提出具体处理方法。 结果 对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适用范围、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步骤、结果判读、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及皮肤点刺试验操作常见问题处理方法等形成共识。推荐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适用于0~18岁人群,怀疑儿童对某种或几种变应原过敏,即可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由于不同年龄儿童皮肤面积不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可在单侧或双侧前臂进行。操作过程中需注意操作步骤和结果判读的正确性。 结论 《共识》在现有技术、证据的基础上对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中重要五一节进行规范,可操作性强,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

    专科实践与研究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胡正翠,陈怡
    2020, 55(10):  1521-1525.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14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2.5¥) (744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传染科住院治疗的238例HBV-ACLF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HBV-ACL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38例HBV-ACL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患者53例,感染率为22.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使用激素、长期使用抗生素是HBV-ACL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V-ACLF患者年龄越大、使用激素、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其肺部感染率增高,在HBV-ACLF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结合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降低HBV-ACLF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微视频联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尿路造口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李金蓉,傅桂芬,蒙有轩,廖君娟,杨纯,潘洁妙
    2020, 55(10):  1526-1530.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15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2.5¥) (7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微视频联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膀胱癌回肠膀胱术后尿路造口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1月—12月因膀胱癌行回肠膀胱术患者86例,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采用微视频联合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案。比较两组尿路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健康教育满意度。 结果 试验组尿路造口自我护理能力为(14.18±3.9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0±4.60)分;造口周围皮肤炎症发生率为2.4%(1/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8/44);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1.41±6.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5±11.71)分,以上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微视频联合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尿路造口住院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管理
    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的现状调查
    刘美华,朱丽辉,张玉侠,张琳琪,林艳,阐玉英,曾冰英,花芸,周芸,曾烈梅,赵秀芳,彭剑雄,刘花艳
    2020, 55(10):  1531-153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16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3.0¥) (77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国内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指导管理者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高儿科护士的健康教育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普查的方法,选取31个省份各级医院儿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自制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素养知、信、行三方面的调查,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健康教育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15 8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5 765份,有效回收率为99.78%,此次31个省份参与调查。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知识得分为(37.80±4.46)分,态度得分为(31.74±3.60)分,行为得分为(77.03±7.7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发表过健康教育相关论文、参加过健康教育相关培训为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儿科护士的健康教育素养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根据临床需要为护士提供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培训,提高儿科护士的健康教育素养。

    “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田雨同,张艳,侯小花,任海燕,张艳丽,牛淑芹,邱晓慧,谭何艳
    2020, 55(10):  1537-1542.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17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3.0¥) (91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设计开发“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期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开展提供借鉴。 方法 以“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为指导,设计开发的平台具有用户端、护士端、平台管理系统3个端口,可提供基础护理、母婴护理、专科护理3个方面共22项服务内容及30项检验服务,选择1所市级医院、5所乡镇卫生院作为合作单位试运行平台,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截止至2020年3月,该平台共有注册护士247名、用户7 411名,完成服务1 941单,排名前3位的服务项目分别是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更换胃管及鼻饲、普通换药。系统评价好评率及电话随访满意度均为100%,护士认为平台满足了居家患者的专业照护需求,促进了居家患者健康,提升了护士的专业价值感,但平台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 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的运行为保障患者居家健康及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提供创新渠道,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平台运行机制及服务人员配置,以保障平台的有效运行。

    社区护理
    难度自适应计算机认知训练对社区老年人的干预效果研究
    公冶慧娟,刘宇,田家利,郭桂芳
    2020, 55(10):  1543-1548.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18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3.0¥) (72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难度自适应计算机认知训练对社区老年人的干预效果,旨在为在社区针对认知健康老年人开展难度自适应计算机认知训练提供依据。 方法 在北京市4个社区中便利选取74名60岁及以上认知健康的老年人。先入组的37名老年人为试验组,后入组的37名老年人为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难度自适应和固定难度的计算机认知训练,训练时间共6周,每周5次,每次20 min。通过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获得老年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通过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听觉词语学习测验、Stroop色词测验、连线测验和数字广度测验评估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总体认知功能、记忆力、执行功能和注意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总体认知功能得分、记忆力得分、执行功能得分和注意力得分均具有可比性。干预后:①总体认知功能,两组的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总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试验组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记忆力,干预后试验组记忆功能得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执行功能,干预后试验组色词测验3和连线测验A、B耗时较干预前缩短(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注意力,两组数字倒背得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计算机认知训练对社区认知健康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有积极效果,难度自适应计算机认知训练的效果更好。

    基础护理
    不同负压持续声门下吸引家兔实验对护理实践的启示
    姜曼,敖薪,杨新超
    2020, 55(10):  1549-155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19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2.5¥) (76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不同负压持续声门下吸引对实验家兔的影响,旨在寻找安全有效的持续声门下吸引方式。 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选取临床上持续声门下吸引常用的负压,将入选的40只健康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即A组:40~60 mmHg(1 mmHg=0.133 kPa)、B组:60~80 mmHg,两组分别间歇4 h声门下冲洗1次。观察并记录两组实验家兔机械通气1周内痰液量、声门下至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量;机械通气第4天和实验结束时,记录两组出现肉眼可见血性液体和潜血实验阳性例数。同步显微镜下观察两组试验家兔气管黏膜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结果 两组试验家兔痰液量、声门下至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量和滞留物出现肉眼可见血性液体情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滞留物潜血实验阳性情况:机械通气第4天和第7天,B组例数明显多于A组,P均<0.05。电镜下气管黏膜损伤情况:机械通气第4天和第7天,A组气管黏膜损伤为I度,B组气管黏膜损伤为IV度。 结论 在保持安全有效吸引的前提下,恒定40~ 60 mmHg负压持续声门下吸引,间歇4 h声门下冲洗1次,不仅可以保证吸引效果,而且可以减轻对气管黏膜的损伤。

    血管通路护理专栏
    不同无损伤针摆放方法对胸壁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维护效果的研究
    朱雅文,冯月珍,肖爱华,谭丽萍
    2020, 55(10):  1554-1559.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20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3.0¥) (102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无损伤针2种摆放方法对肿瘤患者胸壁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维护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通过体外实验对无损伤针正向摆放组和背向摆放组冲洗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然后选取193例首次植入输液港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向摆放组和背向摆放组,比较两组输液速度和导管堵塞程度,以及胸壁输液港座不同位置时,2种摆放方法对无损伤针敷贴固定效果和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结果 体外实验背向摆放组冲洗量为(4.28±0.67) ml,显著低于正向组(6.51±0.9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试验中正向摆放组输液速度(183.96±9.23)滴/min,显著高于背向组(151.02±10.11)滴/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输液港底座靠近腋窝处时,正向摆放组无损伤针敷贴的固定效果优于背向组(P<0.001),正向摆放组患者的舒适度也优于背向组(P<0.001)。输液港底座靠近锁骨中线处,两组无损伤针敷贴固定效果相似(P=0.416),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 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胸壁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的维护,无损伤针背向摆放组在体外所需要的冲洗量较正向摆放组更少。当输液港底座靠近腋窝处时,正向摆放组敷贴的固定效果更好,患者的舒适度更高,输液速度更快。

    临床实践
    1例禽流感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后凝血异常的护理
    莫红平,周逸,林叶青,曾俏君,黄月华,蔡敏,王吉文,冯晓玲
    2020, 55(10):  1560-156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21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2.0¥) (6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结1例禽流感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经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后凝血功能异常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建立多学科医护团队,启动护理人力资源应急调配,严密隔离控制感染;动态监测凝血功能,确保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安全;针对性预防并发症,降低患者出血风险;重视呼吸功能锻炼,加强早期康复治疗;贯彻落实早期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证据综合研究
    预防成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最佳证据总结
    刘晓黎,王泠,魏彦姝,吴晓舟
    2020, 55(10):  1564-1570.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22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3.5¥) (91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预防成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 方法 检索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美国指南网、国际指南网、医脉通、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Cochrane Library、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 Library、PubMed、CINAHL、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美国压力性损伤咨询小组官网、美国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协会、美国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等网站的相关指南、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2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不同类型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 结果 共纳入文献17篇,其中指南4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12篇。结合临床专家判断,总结了27条预防成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证据,包括风险评估、皮肤和组织评估、体位管理、患者交接、体温管理及教育和培训等。 结论 应结合证据形成多科室联合和多学科合作的预防方案。在证据转化时,结合医院特点和临床环境,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佳证据,规范患者管理,以降低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早期下床活动效果的系统评价
    谷雨擎, 李庆印, 武杰, 刘裕文
    2020, 55(10):  1571-1577.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23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3.5¥) (89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早期下床活动干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8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总样本量586例,文献质量评价等级A级为5篇,B级为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MD=5.75,95%CI(4.52,6.99),P<0.001]高于对照组,但出院前两组6 min步行距离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MD=-3.84,95%CI(-6.65,-1.02),P=0.008];试验组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RR=0.44,95%CI(0.25,0.75),P=0.003]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结论 早期下床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有效防止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述
    理论解构的概念分析及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肖雪玲,Nancy R.Reynolds,王红红
    2020, 55(10):  1578-1582.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24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2.5¥) (66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解构可以从理论层面开始,由上而下地提取概念,发展可操作性概念,并将理论结构化地呈现在框架图中,有效地指导理论由抽象转至具象,让护理理论更具有可操作性。该文综述了理论解构的概念及其运用,并结合艾滋病自我症状管理模式阐述理论解构的过程,对理论解构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为促进中国护理知识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

    每日唤醒应用于机械通气镇静患儿的研究进展
    丁亚平,诸纪华,周红琴,夏姗姗
    2020, 55(10):  1583-1587.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25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2.5¥) (6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每日唤醒指在连续性使用镇静药物的过程中,每日进行短时间的停用镇静药物,待患者逐渐清醒,能够根据指示做出相对应动作后再重新给予镇静治疗。该文介绍了每日唤醒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每日唤醒的实施者、实施对象、干预方式、评估工具,分析并探讨了每日唤醒在机械通气镇静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衰弱老年人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
    张洁,张丹丹,王海妍
    2020, 55(10):  1588-1592.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26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2.5¥) (6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结局。然而,衰弱是可逆的过程,通过有效干预可延缓或改善衰弱的发展。目前,非药物干预是衰弱最重要的干预手段。该文通过综述近年来衰弱运动干预、营养干预、多因素综合干预及其他干预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衰弱老年人管理提供借鉴,并总结衰弱老年人非药物干预的效果评价指标,为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有效的衰弱老年人非药物干预方法提供依据。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护理的研究进展
    高焱,赵敬璞,王玉龙,梁伟容,章静,周宜霞,周娟,东志远,王栋,文琼
    2020, 55(10):  1593-1597.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27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2.5¥) (7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持续性植物状态是患者脑严重损害后出现的一种没有感知的特殊意识状态,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给家庭、社会造成的负担极重。患者的照护主要依赖护理,难度大且问题繁杂,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却缺乏相关指导,使得照护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该文从促醒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防治、家庭照顾者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方面综述了研究进展,为提高护理人员认知、构建临床护理规范和路径提供依据或参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早期再入院的研究进展
    王雅,程继芳,刘重斌,宋剑平
    2020, 55(10):  1598-1601.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0.028
    摘要 ( )   HTML ( )   下载PDF (2.0¥) (5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预后具有不确定性,再发心绞痛、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均可造成PCI术后患者的早期再入院。为减少PCI术后患者早期再入院,降低患者经济和社会医疗负担,了解PCI术后早期再入院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至关重要。该文介绍了PCI术后患者早期再入院的原因和发生率,针对PCI术后患者早期再入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药物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情绪管理方面阐述了减少PCI术后患者早期再入院的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