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转诊3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制订新生儿转诊流程,包括转诊前的准备和转诊具体实施2个部分。转诊前的准备包括:转运人员的管理、转运机构的设置、绿色通道的建立等;转诊具体实施包括:转诊评估、转诊对象的分级、确定收治原则、转诊人员及物资准备、接诊、转出等7个方面。旨在保障疑似或确诊COVID-19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能够得到安全、有效、快速的救治,切断新型冠状病毒在新生儿转诊中的传播途径,保障新生儿及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
基于我院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妊娠35周孕妇行紧急剖宫产的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文件及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制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剖宫产术护理流程,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部分,涉及环境/物资、手术人员、孕妇及新生儿等多个方面,旨在保障产妇、新生儿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院确定为定点救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无菌物品物资保障供应部门,根据病毒特点和国家发布的各项相关文件和指南,针对疫情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了各项应对措施:确定消毒供应中心隔离要求和各区人员防护措施,落实人力资源优化和人员培训,修订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复用医疗物品消毒预处理、回收和清洗消毒流程,并通过实践确保方法正确,符合院感要求,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合格的无菌物品供应。
以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的评估和干预为主线,阐述了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4个维度的评估方法、口渴感评估的客观指标以及缓解口渴感的干预措施,旨在提高国内护理人员对该症状的重视,为制订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主动脉夹层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危重症,患者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相关的病死率较高。该文主要对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护理干预策略进行综述,为医护人员对该类人群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借鉴与参考。
总结2016年1月1日—2019年2月28日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常见原因为内瘘血管狭窄、高血红蛋白、原发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高龄、透析中低血压、干体重设置过低、超滤过多过快等,通过系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动静脉内瘘闭塞的程度、各项实验室指标和患者容量状态等,给予局部加压按摩、尿激酶溶栓、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远红外线照射等综合处理,93例(91.18%)患者内瘘功能恢复。
总结1例中央轴空病合并妊娠患者的围产期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充分进行风险评估并做好心理护理,多学科联合讨论分娩时机及方式、麻醉方式和治疗护理要点;术中、术后医护协作建立恶性高热急救预案;术后预防肌无力引发的各种并发症。经过精心的围产期护理,患者顺利分娩,无并发症发生,母婴结局良好,术后6 d出院。出院后随访至1年,婴儿生长发育良好,未发现明显出生缺陷。
对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基本情况、预测模型的比较分析及对未来的启示。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通过评估和筛选高危人群,为医护人员的早期干预、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及医疗资源合理分配。
护士的积极参与是抗菌药物管理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护士不仅在抗菌药物滴注时间管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识别与处理和药物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也在感染症状及体征识别、抗菌药物调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降低耐药菌感染。该文综述了护士参与抗菌药物管理的现况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护士参与抗菌药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综述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的发展背景、应用现状,从护理绩效评价、护理成本、护理质量、护士职业发展4个方面分析其对护理管理工作的影响,明确DRGs对护理工作的挑战,并提出实施绩效考核机制、建立护理成本补偿机制、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构建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以及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等建议,旨在为护理管理者进行绩效考核及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