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59卷 第20期 刊出日期:2024-10-20
    静脉治疗护理专题
    迷你中等长度导管在不同部位置入效果的比较研究
    李祥云, 王洁, 刘畅, 金向红, 曹秀珠, 曾旭芬, 赵林芳
    2024, 59(20):  2437-244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01
    摘要 ( )   HTML ( )   PDF (3.5¥) (132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迷你中等长度导管在不同部位置入的效果。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13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在上臂置入迷你中等长度导管,对照组在前臂置入。比较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一针穿刺成功率、总穿刺用时、导管相关并发症首次发生时间、因并发症拔管率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121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试验组64例、对照组57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9.69%、66.67%;导管相关并发症首次发生时间分别为167(122,220)、104(73,168) h;因并发症拔管率分别为17.19%、42.11%;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71(124,258)、120(92,187) h,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一针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88%、96.49%;总穿刺用时分别为352(296,446)、370(295,430) 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臂置入迷你中等长度导管可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因并发症拔管率,延长导管相关并发症首次发生时间及导管留置时间。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于艳艳, 李庆印, 高学琴, 康晓凤, 钟竹青, 张洪君, 张海燕, 丁四清, 庄淑梅, 赵振娟, 刘亚平
    2024, 59(20):  2444-244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02
    摘要 ( )   HTML ( )   PDF (1.5¥) (4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1年12月31日中华护理学会发布了《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T/CNAS 22-2021),对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的基本要求、评估、操作要点和监测进行了规范。现针对该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解读,旨在保证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为规范护士用药提供指导。

    1 926所医院静脉治疗质量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董方方, 王蕾, 高伟, 耿敬芝, 孙文彦, 王宇, 杨巧芳, 宋圆圆, 李春燕
    2024, 59(20):  2447-2454.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03
    摘要 ( )   HTML ( )   PDF (4.0¥) (133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国内二级和三级医院静脉治疗质量管理现状,为制订相关对策,推动静脉治疗向专业化、规范化、同质化方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1月选取31个省(区、市)二级和三级医院的静脉治疗护理管理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共回收2 129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 92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47%。1 926所医院中,1 733所(89.98%)医院制订了静脉治疗质量评价标准,1 734所(90.03%)医院定期组织静脉治疗或PICC留置与维护质量检查,1 604所(83.28%)医院建立了静脉治疗或PICC相关并发症处理与上报制度;1 574所(81.72%)医院定期收集、分析静脉治疗或PICC留置及维护相关数据,371所(19.26%)医院建立了静脉治疗信息管理系统。针对静脉治疗相关文书,制订各类导管置管知情同意书的比例最高,均>80.00%;其次为置管记录单、导管维护记录单;制订并发症处理记录单的比例最低,均<50.00%。针对静脉治疗相关流程,制订各类导管维护流程的比例最高,均>85.00%,其次为置管流程;除PICC外,针对其他导管制订拔管流程和并发症处理流程的比例较低,均<65%。在静脉治疗质量管理方面,二级、三级医院比较,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静脉治疗质量评价标准较完善,但信息化建设较薄弱,相关文书和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且不同等级医院的静脉治疗管理水平存在差异。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因并发症拔管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张阳阳, 张洪新, 张娜, 何华, 答秀维
    2024, 59(20):  2455-2462.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04
    摘要 ( )   HTML ( )   PDF (4.0¥) (123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肝癌化疗患者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因并发症拔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在陕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维护的肝癌化疗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中因并发症拔管的患者纳入因并发症拔管组,按照1 ∶ 10的比例进行匹配,随机选取该时间段内计划性拔管患者作为计划性拔管组。分析肝癌化疗患者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因并发症拔管的原因,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因并发症拔管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及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肝癌化疗患者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因并发症拔管的发生率为7.0%,感染(36.7%)和血栓(30.0%)是因并发症拔管的主要原因。BMI、TNM分期、是否合并糖尿病、输液港管腔数量、化疗次数是肝癌化疗患者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因并发症拔管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最佳截断值为0.106,灵敏度为0.800,特异度为0.820;校准曲线的实际值与预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1,且校准曲线接近理想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中,χ2=2.913(P=0.940)。结论 肝癌化疗患者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因并发症拔管的发生率较低,感染、血栓是其主要原因,BMI≥24、TNM分期为Ⅲ或Ⅳ期、合并糖尿病、置入双腔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次数>5次的患者,容易因并发症拔管。该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可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因并发症拔管的高风险患者提供参考。

    62所西藏自治区医院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及维护的知信行现状调查
    侯秀凤, 王思瑶, 边巴欧珠, 嘎多, 德吉, 王柳, 色吉那
    2024, 59(20):  2463-2471.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05
    摘要 ( )   HTML ( )   PDF (4.5¥) (120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西藏自治区医院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及维护的认知、态度、实践行为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3年11月—12月选取西藏自治区7个地级市(地区)62所医院的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及维护的认知、态度、实践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1 32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 31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92%。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及维护的认知、态度、实践行为维度得分依次为(46.24±13.68)(79.75±10.30)(60.38±14.15)分。808名(61.26%)护士接受过相关培训。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相关培训经历、民族、学历、职称、工作科室及医院所在地区是认知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有无相关培训经历、民族、学历、职称、医院所在地区是态度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有无相关培训经历、民族、学历、工作科室及医院所在地区是实践行为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西藏自治区医院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及维护的认知水平亟需提高、态度较好、实践行为有待规范。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对护士实施针对性的培训,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以满足护士的需求,从而提升西藏自治区的静脉治疗质量。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岳岚, 任英, 岳德方, 王萍, 沈晓琳, 余群飞, 王鑫鑫
    2024, 59(20):  2472-2478.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06
    摘要 ( )   HTML ( )   PDF (3.5¥) (101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系统评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2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和资料的提取,并根据预测模型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9个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总样本量为80~11 901例,结局事件数为19~403个,纳入模型的C指数为0.81~0.93,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0.90,模型出现频率较高的预测因子主要为糖尿病史、白蛋白水平、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等。预测模型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结果显示,纳入的风险预测模型整体适用性较好,但偏倚风险较高,与研究样本数据来源欠妥、连续变量方法处理不合适、未进行缺失数据的处理、模型性能评估不足及评价指标不规范等有关。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尚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应进一步提高相关模型研究的质量,尤其是在预测因子选择、模型评价等方面应更加规范。

    专科护理实践与研究
    腹部大手术患者首次下床跌倒恐惧的潜在剖面分析及护理启示
    谭铮可可, 杨丽, 唐雯桢, 李丹妮, 陈欣, 贾葵
    2024, 59(20):  2479-248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07
    摘要 ( )   HTML ( )   PDF (4.0¥) (108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腹部大手术患者首次下床跌倒恐惧的潜在类别及特征,分析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腹部手术护理工作的启示。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腺体外科和肝胆外科择期行腹部大手术的213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在其术后首次下床活动当天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跌倒恐惧量表、患者跌倒风险感知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对调查对象的跌倒恐惧特征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分析探索不同类别间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02例腹部大手术患者,首次下床跌倒恐惧总分为(35.28±8.85)分。其跌倒恐惧表现为3个潜在类别:低水平恐惧型(22.28%)、中水平恐惧型(47.52%)、高水平恐惧型(30.20%)。不同恐惧类别的首次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29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胰腺外科手术者发展为中水平恐惧型的可能性更大(P=0.037);跌倒感知环境因素水平高、感知个人活动因素水平高和自我效能感低的患者发展为高水平恐惧型的可能性更大(P<0.05)。结论 腹部大手术患者首次下床跌倒恐惧潜在剖面存在异质性,中高恐惧水平患者占比较高,跌倒风险感知、自我效能感和手术部位是跌倒恐惧的重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制订针对性健康教育和早期活动方案,以降低其下床跌倒恐惧水平。

    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剖面分析
    徐梅, 林雯雯, 宁丽, 王莉, 汤阿毛, 夏云, 朱艳丽, 檀亚玲
    2024, 59(20):  2487-2494.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08
    摘要 ( )   HTML ( )   PDF (4.0¥) (129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探讨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类别特征,并分析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不同类别的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5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已完成主要治疗方案且即将进入随访期的260例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肺癌生存者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量表、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患者252例。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可分为低自我管理行为-低情绪管理组(11.90%)、中自我管理行为-低资源管理组(45.24%)、高自我管理行为-低希望管理组(42.86%)3个潜在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曾接受手术、肿瘤分期、焦虑水平、抑郁水平、自我效能感水平和社会支持水平是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明显异质性,建议医护人员根据各类别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特征实施个性化干预措施,从而提高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可治性先天畸形胎儿的母亲照顾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鞠美涵, 李婷婷, 姜桐桐, 史铁英
    2024, 59(20):  2495-2501.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09
    摘要 ( )   HTML ( )   PDF (3.5¥) (91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可治性先天畸形胎儿的母亲照顾准备度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11月—2023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大连市某三级专科医院产科就诊的210例胎儿被诊断为可治性先天畸形的孕妇(胎儿的母亲)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家庭弹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可治性先天畸形胎儿的母亲照顾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201例可治性先天畸形胎儿的母亲纳入本研究,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得分为(20.47±6.29)分,其中,紧急情况的应对与管理维度及照顾压力维度得分较低。文化程度、年龄、主观支持、社会经济资源利用度、消极应对为可治性先天畸形胎儿的母亲照顾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可治性先天畸形胎儿的母亲照顾准备度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针对影响因素,设计个性化、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方案,进而改善胎儿的愈后及出生后的生活质量。

    重度烧伤康复期患者尊严受损体验的质性研究
    邓云云, 谭惠仪, 郭帅杰, 李婷
    2024, 59(20):  2502-2508.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10
    摘要 ( )   HTML ( )   PDF (3.5¥) (1057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深入了解重度烧伤康复期患者尊严受损的真实体验,为临床医护人员制订针对性的尊严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1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烧伤与整形康复科收治的16例重度烧伤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了3个主题和8个亚主题,即身体尊严受损(身体残缺、外观改变、自主活动受限)、心理尊严矛盾(消极情绪困扰、积极调整适应)、渴望社会尊严(希望家人理解、渴求社会支持、祈盼恢复生活常态)。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重度烧伤康复期患者的尊严受损体验,构建以患者尊严为中心的干预方案,以促进其有尊严、高质量地恢复生活常态。

    肥胖患者饮食行为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姚琳, 张笑倩, 段晓旭, 孟化, 赵芳
    2024, 59(20):  2509-251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11
    摘要 ( )   HTML ( )   PDF (2.5¥) (84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汉化肥胖患者饮食行为评估量表(Eating Behaviors Assessment for Obesity,EBA-O)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临床简单快速地评估肥胖患者饮食行为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采用Brislin的翻译模型,对EBA-O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后,形成中文版EBA-O。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6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减重中心收治的200例拟行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为调查对象,以检验中文版EBA-O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EBA-O包括4个维度,共17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6,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70~0.866,重测信度为0.881,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0,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89~1.000,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363%。结论 中文版EBA-O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肥胖患者饮食行为的工具。

    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发展
    新入职护士的应对方式在人格特质与转型冲击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刘林涛, 周彤, 李超凤, 黄伊, 吴雨薇, 陈丹
    2024, 59(20):  2514-2521.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12
    摘要 ( )   HTML ( )   PDF (4.0¥) (108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入职护士的应对方式在人格特质与转型冲击间的中介效应,为护理管理者帮助新入职护士降低转型冲击水平、顺利渡过角色转型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月—10月,选取广州市、长沙市和株洲市1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80名新入职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新护士转型冲击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新入职护士的应对方式在人格特质及转型冲击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最终537名新入职护士参与调查。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与转型冲击及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与转型冲击及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应对方式在人格特质与转型冲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应对方式在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外向性和神经质与轻型冲击间的中介效应分别为0.095、-0.051、0.134,占总效应的43.18%、30.36%、32.29%。结论 新入职护士应对方式是人格特质及转型冲击的中介变量,护理管理者应关注个体良好人格特征的培养,建立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从而增强新入职护士的积极应对能力,降低转型冲击水平。

    1 287所医疗机构对高级实践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
    田君叶, 郭爱敏, 王艳玲, 路潜, 丁炎明, 吴欣娟
    2024, 59(20):  2522-2528.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13
    摘要 ( )   HTML ( )   PDF (3.5¥) (85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研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对高级实践护士的培训需求和建议,为制订高级实践护士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5月—7月,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国内29个省(区、市)的各级医疗机构护理部专科护士负责人进行调查。结果 共有1 287所医疗机构参与调研,其中,三级医院占比为65.50%。93.16%的医疗机构有高级实践护士的使用需求,希望优先开展高级实践护士培训的专业领域前3位依次是危重症、急诊和静脉治疗。认为高级实践护士核心能力中最重要的是临床实践能力(92.77%),其次为专业发展能力(89.43%)及科学研究与循证实践能力(86.40%)。71.72%的医疗机构建议理论培训时长为4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方式(50.35%),临床实践时间应≥12周(97.66%)。希望将理论学习课程作业(92.93%)、个案报告(90.83%)和临床实践反思日记(88.19%)作为主要的过程性评价方法,将个案研究1项及完成报告并答辩(87.65%)、循证护理实践或科研计划1项及完成报告并答辩(77.93%)作为主要的终结性评价方法。结论 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对高级实践护士的培训需求较高,开展高级实践护士培养势在必行,医疗机构对培训内容和方法的建议更加侧重核心能力的培养,应在此基础上明确准入条件,探索适合国情的高级实践护士培养方案。

    证据综合研究
    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心理干预对终末期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影响的Meta分析
    许亚文, 谌永毅, 肖亚洲, 王英, 郭俊晨, 杨索, 赵海伦, 刘阳, 付佳雪
    2024, 59(20):  2529-2537.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14
    摘要 ( )   HTML ( )   PDF (4.5¥) (1503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系统评价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心理干预对终末期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Embase、CINAHL等10个数据库,收集基于互联网对终末期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实施社会心理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8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使用Cochrane手册5.1.0版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592名主要照顾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施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心理干预可以减轻终末期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水平[MD=-1.64,95%CI(-2.68,-0.59),P=0.002]及照顾负担[SMD=-0.39,95%CI(-0.60,-0.18),P<0.001],提高生活质量[SMD=0.25,95%CI(0.01,0.48),P=0.040];在减轻痛苦程度方面的干预效果不明确[MD=-0.88,95%CI(-1.91,0.16),P=0.100]。结论 实施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终末期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减轻照顾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在减轻痛苦程度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2022年期刊发表的中国护理领域指南及共识的质量评价
    周英凤, 杜世正, 张晓菊, 王志稳, 岳丽青, 罗旭飞, 胡雁
    2024, 59(20):  2538-254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15
    摘要 ( )   HTML ( )   PDF (4.5¥) (1005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2022年期刊发表的中国护理领域指南及共识的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价,为提升指南和共识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华医学期刊网,补充检索中国港澳台地区期刊网站,检索时限为2022年1月—12月。每篇指南或共识由3名评价者采用指南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的评级(STAR)工具进行独立评价,使用总分、各领域及条目得分率对评价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36篇文献,其中,33篇共识、3篇指南。指南和共识STAR总分为8.7~65.4(33.5±14.3)分,处于低水平。其中,指南的平均分为55.1分,处于中等水平;共识的平均分为31.5分,处于低水平。纳入文献“推荐意见”领域得分率最高,为52.4%。在各条目中,“说明了参与人员的机构”“说明了推荐意见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说明了推荐意见共识方法”“主要推荐意见有明确的参考文献”得分率较高,分别为100%、83.3%、77.8%、75.0%;“进行了注册”“提供注册的平台和注册号信息”“计划书能够在公开平台获取”“说明了资助在指南制订中的作用”得分率最低,亟需关注与提升。结论 2022年期刊发表的中国护理领域指南和共识的总体质量为低水平。指南和共识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指导性文件,未来应倡导注册、明确利益冲突管理、提高指南制订各环节的严谨性、拓展传播途径,提升护理领域指南和共识的质量。

    综述
    认知储备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及护理启示
    冯子航, 刘彦慧, 梁琪, 祝亚宁, 罗屹惟, 刘璟莹, 龚博炀
    2024, 59(20):  2547-255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16
    摘要 ( )   HTML ( )   PDF (3.5¥) (798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知储备是指个体认知过程的累积灵活性,准确评估个体认知储备并进行干预,对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促进认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认知储备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各评估工具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比较,以为开发适合国内文化背景和人群特点的认知储备评估工具提供思路,为准确评估认知储备现状、制订认知储备提升方案提供参考。

    产后体重复原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梁艳, 江伟, 周临, 程丽琼, 张艳
    2024, 59(20):  2554-2560.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20.017
    摘要 ( )   HTML ( )   PDF (3.5¥) (8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后体重复原指产妇产后某时间节点体重恢复至孕前状态的行为改变过程。该文对产后体重复原的概述、影响因素、护理干预方法、评价指标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产后体重管理指南的完善、干预方案的构建和促进产妇产后身心健康相关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