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护理杂志 ›› 2019, Vol. 54 ›› Issue (10): 1488-1494.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9.10.008
收稿日期:
2018-11-20
出版日期:
2019-10-15
发布日期:
2019-10-30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方云:女,硕士,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E-mail: 基金资助:
FANG Yun,LIU Minjie,WU Yaohui(),ZHANG Weiwei,CHENG Si,CAO Lanyan
Received:
2018-11-20
Online:
2019-10-15
Published:
2019-10-30
摘要: 目的 检索、评价和整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饮食与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CINAHL、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以及美国指南网、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络、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示范研究所、BMJ最佳临床实践、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中文)、Clinicalkey等指南相关专业官方网站有关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饮食与营养管理相关的所有证据。 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2篇。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筛查与评估、膳食指导与营养教育、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营养素的选择、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营养支持以及疗效评价与随访6个方面总结20条证据。 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需要重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管理,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以及患者意愿,合理选择最佳营养评估方法和营养支持策略,改善其营养不良状态,避免出现因长期营养不良所致的负性临床结局。
方云, 刘敏杰, 吴耀辉, 张伟伟, 程斯, 曹兰艳. 提升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管理质量的证据总结[J].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10): 1488-1494.
FANG Yun, LIU Minjie, WU Yaohui, ZHANG Weiwei, CHENG Si, CAO Lanyan. Evidence summary of management of nutrition support for adult patients underwen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2019, 54(10): 1488-1494.
纳入文献 | 数据库来源 | 研究类型 | 研究主题 | 引文数(条) |
---|---|---|---|---|
Arends等[ | Science Direct | 指南 | 肿瘤患者营养指南 | 475 |
中国抗癌协会[ | 百度学术 | 指南 | 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 | 35 |
Baumgartner等[ | PubMed | 系统评价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支持优化 | 33 |
Baumgartner等[ | PubMed | 系统评价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支持 | 80 |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 万方数据库 | 指南 |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指南 | 294 |
Thompson等[ | PubMed | 指南 | 证据为基础的成人肿瘤营养实践指南 | 136 |
Meij等[ | CINAHL | 证据总结 | 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 81 |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纳入文献 | 数据库来源 | 研究类型 | 研究主题 | 引文数(条) |
---|---|---|---|---|
Arends等[ | Science Direct | 指南 | 肿瘤患者营养指南 | 475 |
中国抗癌协会[ | 百度学术 | 指南 | 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 | 35 |
Baumgartner等[ | PubMed | 系统评价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支持优化 | 33 |
Baumgartner等[ | PubMed | 系统评价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支持 | 80 |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 万方数据库 | 指南 |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指南 | 294 |
Thompson等[ | PubMed | 指南 | 证据为基础的成人肿瘤营养实践指南 | 136 |
Meij等[ | CINAHL | 证据总结 | 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 81 |
纳入指南 | 各领域标准化百分比(%) | 指南总的质量评分 | 是否推荐使用该指南 | ≥60%领域数 | ≥30%领域数 | 推荐 级别 | |||||
---|---|---|---|---|---|---|---|---|---|---|---|
范围和 | 牵涉 | 指南开发 | 指南呈现 | 指南的 | 指南编撰 | ||||||
目的 | 人员 | 的严格性 | 的清晰性 | 适用性 | 的独立性 | ||||||
Arends等[ | 100 | 100 | 88 | 100 | 100 | 100 | 7 | 是 | 6 | 6 | A |
中国抗癌协会[ | 100 | 67 | 88 | 97 | 42 | 50 | 6 | 是,修订后 | 5 | 6 | A |
使用 | |||||||||||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 | 80 | 64 | 54 | 94 | 10 | 0 | 5 | 是,修订后 | 3 | 4 | B |
内营养学分会[ | 使用 | ||||||||||
Thompson等[ | 97 | 67 | 93 | 92 | 17 | 42 | 6 | 是 | 4 | 5 | A |
表2 纳入指南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纳入指南 | 各领域标准化百分比(%) | 指南总的质量评分 | 是否推荐使用该指南 | ≥60%领域数 | ≥30%领域数 | 推荐 级别 | |||||
---|---|---|---|---|---|---|---|---|---|---|---|
范围和 | 牵涉 | 指南开发 | 指南呈现 | 指南的 | 指南编撰 | ||||||
目的 | 人员 | 的严格性 | 的清晰性 | 适用性 | 的独立性 | ||||||
Arends等[ | 100 | 100 | 88 | 100 | 100 | 100 | 7 | 是 | 6 | 6 | A |
中国抗癌协会[ | 100 | 67 | 88 | 97 | 42 | 50 | 6 | 是,修订后 | 5 | 6 | A |
使用 | |||||||||||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 | 80 | 64 | 54 | 94 | 10 | 0 | 5 | 是,修订后 | 3 | 4 | B |
内营养学分会[ | 使用 | ||||||||||
Thompson等[ | 97 | 67 | 93 | 92 | 17 | 42 | 6 | 是 | 4 | 5 | A |
纳入系统评 价或综述 | 评价条目 | 总体 评价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Baumgartner等[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不适用 | 否 | 是 | 是 | 高质量 |
Baumgartner等[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不适用 | 否 | 是 | 是 | 高质量 |
表3 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纳入系统评 价或综述 | 评价条目 | 总体 评价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Baumgartner等[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不适用 | 否 | 是 | 是 | 高质量 |
Baumgartner等[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不适用 | 否 | 是 | 是 | 高质量 |
类别 | 证据总结(证据级别) | 推荐级别 |
---|---|---|
营养筛查与评估 | 证据1:即将接受清髓性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从而制订合理的营养照护计划[ | 强 |
证据2:若患者经口摄入不足,则需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同时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 | 强 | |
膳食指导与 营养教育 | 证据3:缺乏临床试验数据证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0 d或粒细胞缺乏期间,采用低微生物饮食[ | 强 |
证据4: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尤其是粒细胞缺乏期间,需要接受膳食咨询服务,包括食物安全处理及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以作为预防性干预措施[ | 强 | |
肠内营养与 肠外营养 | 证据5:在密集化疗期间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建议患者维持适当的身体活动,确保充足的营养摄入[ | 强 |
证据6:长期经口摄入不足、明显吸收不良以及合并有中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可能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 | 强 | |
证据7:与肠外营养相比,优先推荐肠内营养,但需要排除合并有严重黏膜炎、顽固性呕吐、肠梗阻、严重的吸收不良、长期腹泻或有症状的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 强 | |
证据8:肠内营养的适应证:患者胃肠道功能正常,经胃肠道摄入能提供超过50%的能量需求且>5 d时可以选用[ | 强 | |
证据9:肠外营养的适应证:①入院时患者有严重的营养不良(BMI<18.5)或体重下降>10%;②对放化疗的反应强烈,有严重的恶心、呕吐等症状,且无法正常由胃肠道摄入足够营养物质;③对肠内营养难以达到60%~70%能量需求3 d以上的患者,或存在肠道黏膜炎、严重的放射性肠炎等;④伴有Ⅱ级以上黏膜炎并发症的患者[ | 强 | |
证据10:不超过1周的肠外营养支持可选择周围静脉输注,营养支持时间预计>10~14 d时,建议采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或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弱 | |
营养素的选择 | 证据11:缺乏临床数据证实谷氨酰胺及其他免疫营养素,如精氨酸、核苷酸和ω-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等能够改善高剂量化疗患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结局[ | 强 |
证据12:肿瘤患者的每日能量消耗和正常人相差不大,能量需求卧床患者为84~105 kJ/(kg·d),可下床活动者为105~126 kJ/(kg·d)[ | 弱 | |
证据13: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时,应选择双能源供应,并且选择中长链脂肪乳剂、脂糖供能比为1 ∶ 1[ | 强 | |
证据14:如果微量营养素摄入量低于正常,则需每日补充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或微量元素的补充剂,推荐量为100%,但不包括铁元素,以防止铁负荷过重[ | 弱 | |
证据15:由于缺乏证据及可能存在感染风险,应避免常规食用益生元、益生菌以及膳食纤维[ | 弱 | |
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营养管理 | 证据16: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蛋白质丢失性肠病导致机体蛋白质显著流失,尤其是合并有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者;可提供1.5~1.8 g/(kg·d)(症状较轻者)或1.8~2.5 g/(kg·d)(症状较重者)的蛋白质,以及充足的能量,包括静息能量消耗加上体力活动所需量以及粪便损失量[ | 弱 |
证据17: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会发生胰腺萎缩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尤其是合并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者,可以考虑使用胰酶替代疗法,即每餐口服30 000 U的脂肪酶,以缓解胃肠道症状[ | 弱 | |
证据18:维生素D缺乏症在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中普遍存在,推荐其使用维生素D3和钙补充剂,以减少因长期使用类固醇而引起的骨质流失[ | 弱 | |
证据19:合并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当腹泻量<500 ml/d时,推荐使用阶梯式经口进食;严重胃肠功能衰竭者(腹泻量>500 ml/d),建议禁食禁饮,并且持续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 | 弱 | |
营养疗效评价与随访 | 证据20: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而言,营养不良与不良的临床结局密切相关,但营养支持治疗是否有益于提高生存率和延长总体生存周期,还需要更多研究予以证实[ | 弱 |
表4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类别 | 证据总结(证据级别) | 推荐级别 |
---|---|---|
营养筛查与评估 | 证据1:即将接受清髓性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从而制订合理的营养照护计划[ | 强 |
证据2:若患者经口摄入不足,则需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同时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 | 强 | |
膳食指导与 营养教育 | 证据3:缺乏临床试验数据证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0 d或粒细胞缺乏期间,采用低微生物饮食[ | 强 |
证据4: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尤其是粒细胞缺乏期间,需要接受膳食咨询服务,包括食物安全处理及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以作为预防性干预措施[ | 强 | |
肠内营养与 肠外营养 | 证据5:在密集化疗期间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建议患者维持适当的身体活动,确保充足的营养摄入[ | 强 |
证据6:长期经口摄入不足、明显吸收不良以及合并有中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可能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 | 强 | |
证据7:与肠外营养相比,优先推荐肠内营养,但需要排除合并有严重黏膜炎、顽固性呕吐、肠梗阻、严重的吸收不良、长期腹泻或有症状的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 强 | |
证据8:肠内营养的适应证:患者胃肠道功能正常,经胃肠道摄入能提供超过50%的能量需求且>5 d时可以选用[ | 强 | |
证据9:肠外营养的适应证:①入院时患者有严重的营养不良(BMI<18.5)或体重下降>10%;②对放化疗的反应强烈,有严重的恶心、呕吐等症状,且无法正常由胃肠道摄入足够营养物质;③对肠内营养难以达到60%~70%能量需求3 d以上的患者,或存在肠道黏膜炎、严重的放射性肠炎等;④伴有Ⅱ级以上黏膜炎并发症的患者[ | 强 | |
证据10:不超过1周的肠外营养支持可选择周围静脉输注,营养支持时间预计>10~14 d时,建议采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或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弱 | |
营养素的选择 | 证据11:缺乏临床数据证实谷氨酰胺及其他免疫营养素,如精氨酸、核苷酸和ω-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等能够改善高剂量化疗患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结局[ | 强 |
证据12:肿瘤患者的每日能量消耗和正常人相差不大,能量需求卧床患者为84~105 kJ/(kg·d),可下床活动者为105~126 kJ/(kg·d)[ | 弱 | |
证据13: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时,应选择双能源供应,并且选择中长链脂肪乳剂、脂糖供能比为1 ∶ 1[ | 强 | |
证据14:如果微量营养素摄入量低于正常,则需每日补充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或微量元素的补充剂,推荐量为100%,但不包括铁元素,以防止铁负荷过重[ | 弱 | |
证据15:由于缺乏证据及可能存在感染风险,应避免常规食用益生元、益生菌以及膳食纤维[ | 弱 | |
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营养管理 | 证据16: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蛋白质丢失性肠病导致机体蛋白质显著流失,尤其是合并有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者;可提供1.5~1.8 g/(kg·d)(症状较轻者)或1.8~2.5 g/(kg·d)(症状较重者)的蛋白质,以及充足的能量,包括静息能量消耗加上体力活动所需量以及粪便损失量[ | 弱 |
证据17: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会发生胰腺萎缩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尤其是合并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者,可以考虑使用胰酶替代疗法,即每餐口服30 000 U的脂肪酶,以缓解胃肠道症状[ | 弱 | |
证据18:维生素D缺乏症在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中普遍存在,推荐其使用维生素D3和钙补充剂,以减少因长期使用类固醇而引起的骨质流失[ | 弱 | |
证据19:合并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当腹泻量<500 ml/d时,推荐使用阶梯式经口进食;严重胃肠功能衰竭者(腹泻量>500 ml/d),建议禁食禁饮,并且持续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 | 弱 | |
营养疗效评价与随访 | 证据20: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而言,营养不良与不良的临床结局密切相关,但营养支持治疗是否有益于提高生存率和延长总体生存周期,还需要更多研究予以证实[ | 弱 |
[1] | Walrath M, Bacon C, Foley S , et al. Gastrointestinal side effects and adequacy of enteral intake i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patients[J]. Nutr Clin Pract, 2015,30(2):305-310. |
[2] | Fuji S, Einsele H, Savani BN , et al. Systematic nutritional support in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recipients[J]. 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 2015,21(10):1707-1713. |
[3] | 朱莉, 孙爱华, 黎智 , 等.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45(9):850-851. |
[4] | August DA, Huhmann MB . ASPEN clinical guidelines: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during adult anticancer treatment and in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J].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09,33(5):472-500. |
[5] | Arends J, Bachmann P, Baracos V , et al. ESPEN guidelines on nutrition in cancer patients[J]. Clin Nutr, 2017,36(1):11-48. |
[6]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
[7] | 徐敏, 赵慧莉, 张仪芝 , 等. 56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延续饮食指导的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51(4):400-403. |
[8] | Brouwers MC, Kho ME, Browman GP , et al. AGEREE Ⅱ:advancing guideline development,reporting and evaluation in healthcare[J]. CMAJ, 2010,182(10):e839-e842. |
[9] | 顾莺, 张慧文, 周英凤 , 等.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关于不同类型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评价[J]. 护士进修杂志, 2018,( 8):701-703. |
[10] | 李增宁, 陈伟, 齐玉梅 , 等. 恶性肿瘤患者膳食营养处方专家共识[J].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7,4(4):397-408. |
[11] | 郭秀花 . 医学现场调查技术与统计分析[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73-275. |
[12] | Baumgartner A, Hoskin K, Schuetz P . Optimization of nutrition during allogeneic hematolog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 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 2018,21(3):152. |
[13] | Baumgartner A, Bargetzi A, Zueger N , et al. Revisiting nutritional support for allogeneic hematolog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17,52(4):506-513. |
[14] |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指南[J]. 中华外科杂志, 2017,55(11):801-829. |
[15] | Thompson KL, Elliott L, Fuchs-Tarlovsky V , et al. Oncology evidence-based nutrition practice guideline for adults[J]. J Acad Nutr Diet, 2016,117(2):297-310. |
[16] | Meij VD, De GP, Wierdsma NJ , et al. Nutritional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GVHD of the digestive tract:state of the art[J].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13,48(4):474-482. |
[17] | Park , Mi Y, Park ,et al. Pre- and post-transplant nutritional assessmen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 AON, 2012,12(1):110-116. |
[18] | Treleaven J.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实践[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6: 387-399. |
[19] | Sung AD, Cardona D, Rowe K , et al. Late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 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 2015,21(2):314-315. |
[20] | Carr SE, Halliday V . Investigating the use of the neutropenic diet:a survey of UK dietitians[J]. J Hum Nutr Diet, 2015,28(5):510-515. |
[21] | Sonbol MB, Firwana B, Diab M , et al. The effect of a neutropenic diet on infection and mortality rates in cancer patients:a meta-analysis[J]. Nutr Cancer, 2015,67(8):1232-1240. |
[22] | Lassiter M, Schneider SM . A pilot study comparing the neu-tropenic diet to a non-neutropenic diet in the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opulation[J]. Clin J Oncol Nurs, 2015,19(3):273-278. |
[23] | Fox N, Freifeld AG . The neutropenic diet reviewed:moving toward a safe food handling approach[J]. Oncol, 2012,26(6):572-575. |
[24] | 张晓兰, 叶宝东, 周洁莹 , 等. 护士主导的口服营养补充方法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应用研究[J]. 护理与康复, 2017,16(8):820-822. |
[25] | Seguy D, Duhamel A, Rejeb MB , et al. Better outcom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enteral tube feeding after myeloablative condi-tioning for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 Transplanta-tion, 2012,94(3):287-294. |
[26] | Akpek G, Chinratanalab W, Lee LA, ,et al. Gastrointestinal involve-ment in 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 clinic opathologic study[J]. 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 2003,9(1):46-51. |
[27] | Guièze R, Lemal R, Cabrespine A , et al. Enteral versus par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in allogeneic ha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J]. Clin Nutr, 2014,33(3):533-538. |
[28] | Andersen S, Brown T, Kennedy G ,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n evidenced based nutrition support pathway for ha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 transplant patients[J]. Clin Nutr, 2015,34(3):536-540. |
[29] | Navarro WH, Agovi MA, Logan BR , et al. Obesity does not preclude safe and effective myeloablative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 plantation(HCT) for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 in adults[J]. 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 2010,16:1442-1450. |
[1] | 陈丽霞, 施慧, 朱德政, 曾莹. 成人低血糖恐惧评估工具的质量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9): 1072-1079. |
[2] | 谢玉生, 黄蓉蓉, 赵雪, 马蕾, 胡雁, 杨倩, 王乾沙, 明玥. 成人重度烧伤患者肠内肠外营养的证据总结[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9): 1106-1113. |
[3] | 顾培培, 曾妃, 兰美娟, 梁江淑渊, 郭璐瑶, 蔡凌云, 朱岩, 郭鸽. 肺移植患者衰弱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9): 1122-1129. |
[4] | 董蕾, 刘佳, 赵琴, 赵洪圉, 朱肖. 脑卒中患者虚拟现实康复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9): 1130-1137. |
[5] | 高超越, 李敏, 张银珠, 张培莉, 侯晓雅, 程伊霞. 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特殊用途配方食品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8): 934-940. |
[6] | 郭凡, 王敏, 顾肖, 周英凤, 蒋玲, 黄琴, 程念开, 陈怡雷. 俯卧位通气患者眼部并发症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8): 987-995. |
[7] | 陶伏莹, 石秦川, 张盼盼, 蔡如意, 徐倩, 蒋佳男, 付东英, 黄晓燕, 田莹莹. NICU患儿外周静脉输液外渗预防与处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8): 996-1004. |
[8] | 黄奕敏, 黄丽君, 翁丹婷, 庄平, 谭益冰.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恢复期中医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7): 812-819. |
[9] | 林雯雯, 徐梅, 夏云, 江宁, 莫瑜威, 王莉, 宁丽. 癌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转变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7): 865-872. |
[10] | 王欢, 李圣娟, 李晨, 何园园, 谢玉瑶, 郑冬香. 康复期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疾病体验及需求的Meta整合[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7): 873-881. |
[11] | 郭雪娥, 卞丽芳, 李鹤, 李春艳, 施晓兰, 李琰, 陈佳萍, 卢芳燕, 张华芳. 肝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预防和护理的循证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6): 645-653. |
[12] | 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 (执笔:邢年路, 周英凤, 陈姝宇, 方园, 李丽, 顾艳荭, 赵敏慧, 潘秀红). 妊娠期糖尿病非药物管理患者指南[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6): 662-668. |
[13] | 王巧松, 张坤, 郑奇容, 林菁菁, 张雪玲, 方艳, 杨静萍, 林蓉, 林蓉金.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6): 691-698. |
[14] | 王钰, 徐园, 邓海波, 王磊, 王晓杰, 郝玉芳, 朱丽筠, 刘佳, 孙建华, 安然逊, 马玉芬, 吴欣娟. 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科普作品的研制[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6): 699-705. |
[15] | 施晓柳, 施金梅, 沈红五, 张倩, 张艳. 成人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6): 727-73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